体重过重确实与心脏代谢异常
Posted: Mon Mar 24, 2025 10:30 am
我们认识的一位受人尊敬的心脏病专家最近承认,他经常建议他的病人减肥。这听起来像是好建议,但他更懂得减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体重较重的心脏病患者平均死亡率低于体重较轻的患者。此外,减肥通常适得其反。我们这位心脏病专家朋友知道这些研究,但还是无法摆脱体重与健康之间的联系。他并不是唯一一个。事实上,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的代谢功能远比我们以前所理解的要复杂得多,但普遍存在的对肥胖和肥胖人群的临床和文化偏见扭曲了医疗实践。
http://blogs.loc.gov/inside_adams/files ... v_1908.jpg
减肥广告,摘自《Woman Beautiful》杂志,1908 年 11 月,来源:国会图书馆
确实,体重较重的人平均而言比瘦弱的人更容易患心脏病,尽管目前尚不清楚体重较重是否会导致心脏病。可能是某些相关因素(如饮食、运动、压力、社会经济地位或这些因素的组合)导致体重增加,并使人容易患心脏病。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群中,体重较重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较小。这太违反直觉了,以至于医学研究人员将这一新兴研究称为“逆向流行病学”或“肥胖悖论”。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肥胖悖论”也适用于 II 型糖尿病。诚然,如果体重较重,普通人群首先患 II 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就更大,尽管其因果关系尚不清楚。然而,在患 II 型糖尿病的人中,许多人属于“正常体重”类别。此外,在 II 型糖尿病患者中,体重较重的人比体重较瘦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更小。
(即高血压、甘油三酯、胆固醇、葡萄糖、胰岛素抵抗和炎症)有关。然而,即使在这里,这种关联也远非完美。具体来说,根据 2008 年的一项研究,近四分之一的“正常体重”人群(即 1600 万美国人)患有代谢异常,而超过一半的“超重”人群和近三分之一的“肥胖”人群(即 5600 万美国人)的代谢情况正常。我们开始明白,不是我们体内脂肪的数量而是脂肪的质量可以预测心血管风险;深嵌在我们内脏器官中的看不见的脂肪被称为内脏脂肪组织,是最有可能导致心脏代谢异常的脂肪类型,而我们皮肤下的可见脂肪在代谢上可能更为无害。
这些研究推翻了“体重过重或体型过大就必然患病”以及“减肥是万能药”这一观点。当我们进一 台湾电报数据库 步考虑到 90-95% 的节食者最终会反弹,并且使用减肥药或补充剂对心脏病患者可能特别危险时,坚持减肥就更令人费解了。
橡胶减量服装广告,《Woman Beautiful》杂志,1908 年 11 月。图片来源:国会图书馆
“虽然需要很强的自律,但我最终还是放弃了节食,”Facebook 上的一篇热门帖子打趣道。这篇帖子很有趣,因为它颠覆了人们普遍认为的节食需要自律,是一种道德行为的假设。事实上,尽管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肥胖”是一种医疗问题和公共卫生危机,但肥胖仍然被广泛认为是懒惰和暴食的罪过。正是这种认为肥胖在道德上是错误的信念,让医生和普通人很难放弃节食和节食建议。在当今美国等时代和地方,情况尤其如此,在那里,社会和经济上享有特权的人往往很瘦,而弱势群体则更有可能很胖。
尤其令人痛心的是,许多研究显示,许多医务人员认为肥胖患者懒惰且不听话。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医生对待肥胖患者的同理心和同情心比对待瘦弱的同行要少。在极端情况下,医生认为超重是导致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减肥才是解决办法,因此可能不会进行必要的诊断检查,以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
现在是医疗专业人员放弃关注脂肪的时候了。这并非易事;如果超重和肥胖患者减肥,他们就会更健康的信念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大众文化和医学文化中。然而,还有更好的方法。与其关注外表,不如谈论心脏代谢风险,并认识到在所有体重类别中都有代谢健康和代谢不健康的个体,这将更有成效、更准确。医生不应该提倡减肥,而应该强调各种体型的患者都应在生活中融入体育锻炼和均衡饮食。几项研究表明,身体健康的“肥胖”个体患心脏病的几率和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低于久坐不动的“正常”体重人群。同样,最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临床试验表明,采用地中海饮食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而不会导致体重减轻。5 月 6 日是国际无节食日,也是医生和患者放弃对减肥的不健康关注的好时机。
http://blogs.loc.gov/inside_adams/files ... v_1908.jpg
减肥广告,摘自《Woman Beautiful》杂志,1908 年 11 月,来源:国会图书馆
确实,体重较重的人平均而言比瘦弱的人更容易患心脏病,尽管目前尚不清楚体重较重是否会导致心脏病。可能是某些相关因素(如饮食、运动、压力、社会经济地位或这些因素的组合)导致体重增加,并使人容易患心脏病。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群中,体重较重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较小。这太违反直觉了,以至于医学研究人员将这一新兴研究称为“逆向流行病学”或“肥胖悖论”。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肥胖悖论”也适用于 II 型糖尿病。诚然,如果体重较重,普通人群首先患 II 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就更大,尽管其因果关系尚不清楚。然而,在患 II 型糖尿病的人中,许多人属于“正常体重”类别。此外,在 II 型糖尿病患者中,体重较重的人比体重较瘦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更小。
(即高血压、甘油三酯、胆固醇、葡萄糖、胰岛素抵抗和炎症)有关。然而,即使在这里,这种关联也远非完美。具体来说,根据 2008 年的一项研究,近四分之一的“正常体重”人群(即 1600 万美国人)患有代谢异常,而超过一半的“超重”人群和近三分之一的“肥胖”人群(即 5600 万美国人)的代谢情况正常。我们开始明白,不是我们体内脂肪的数量而是脂肪的质量可以预测心血管风险;深嵌在我们内脏器官中的看不见的脂肪被称为内脏脂肪组织,是最有可能导致心脏代谢异常的脂肪类型,而我们皮肤下的可见脂肪在代谢上可能更为无害。
这些研究推翻了“体重过重或体型过大就必然患病”以及“减肥是万能药”这一观点。当我们进一 台湾电报数据库 步考虑到 90-95% 的节食者最终会反弹,并且使用减肥药或补充剂对心脏病患者可能特别危险时,坚持减肥就更令人费解了。
橡胶减量服装广告,《Woman Beautiful》杂志,1908 年 11 月。图片来源:国会图书馆
“虽然需要很强的自律,但我最终还是放弃了节食,”Facebook 上的一篇热门帖子打趣道。这篇帖子很有趣,因为它颠覆了人们普遍认为的节食需要自律,是一种道德行为的假设。事实上,尽管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肥胖”是一种医疗问题和公共卫生危机,但肥胖仍然被广泛认为是懒惰和暴食的罪过。正是这种认为肥胖在道德上是错误的信念,让医生和普通人很难放弃节食和节食建议。在当今美国等时代和地方,情况尤其如此,在那里,社会和经济上享有特权的人往往很瘦,而弱势群体则更有可能很胖。
尤其令人痛心的是,许多研究显示,许多医务人员认为肥胖患者懒惰且不听话。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医生对待肥胖患者的同理心和同情心比对待瘦弱的同行要少。在极端情况下,医生认为超重是导致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减肥才是解决办法,因此可能不会进行必要的诊断检查,以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
现在是医疗专业人员放弃关注脂肪的时候了。这并非易事;如果超重和肥胖患者减肥,他们就会更健康的信念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大众文化和医学文化中。然而,还有更好的方法。与其关注外表,不如谈论心脏代谢风险,并认识到在所有体重类别中都有代谢健康和代谢不健康的个体,这将更有成效、更准确。医生不应该提倡减肥,而应该强调各种体型的患者都应在生活中融入体育锻炼和均衡饮食。几项研究表明,身体健康的“肥胖”个体患心脏病的几率和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低于久坐不动的“正常”体重人群。同样,最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临床试验表明,采用地中海饮食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而不会导致体重减轻。5 月 6 日是国际无节食日,也是医生和患者放弃对减肥的不健康关注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