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证据进一步证明,经济激励可能导致“故意忽视”。Dana 、Weber 和 Kuang (2007) 的一项实验表明,当我们充分了解行为的后果时,我们的行为方式与当行为和后果之间的联系不太明确时的行为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我们愿意避免获得更多信息的机会。
一名参与者(下图中以蓝色显示)必须将钱分给另一名被动参与者(以红色显示)。在左侧情况下,选择很简单:选项 A 为两名参与者提供的钱比选项 B 多。在右侧情况下,选择更难:选项 B 更公平,但要求蓝色玩家牺牲一美元。如果简单地告诉受试者他们处于这种情况,大约四分之三的蓝色玩家会选择做出这种牺牲。
博客
图片:Jason Dana 和合著者 Zachary Grossman 与 Joël J. van der Weele 绘制的实验示意图。已获许可使用。
实验的关键在于另一种情况,即研究人员没有告诉受试者他们处于哪种情况。但是,蓝方玩家被告知她可 日本电报数据库 以通过单击“显示游戏”按钮来找到答案。人们会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因为在充分了解情况后,绝大多数参与者在两种情况下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但事实并非如此:几乎一半的参与者仍然一无所知,然后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A),而红方参与者的后果可想而知是糟糕的。因此,实验表明,尽管有些人会使用他们获得的信息,但他们决定不主动获取信息,即使这些信息是免费的。
人们不仅信息不充分,而且还会选择以最佳方式管理自己形象的信息。
无知的自我形象价值
但是,如果无知是故意选择的借口,那么它怎么能成为有效的借口呢?故意无知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在最近的一篇出版物中,我们使用了基于所谓信号模型的分析,表明选择无知肯定不会发出关于你自己的特别好的信号。然而,无知者可以合理地坚持认为,如果他们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他们就会做正确的事情。事实上,正如实验所表明的那样,如果人们掌握了信息,有些人会在充分了解不良后果的情况下采取亲社会行为。